beat365新闻

beat365研究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17-08-25 00:00:00 阅读量: 来源: beat365  作者: 
【字体:

实践队员合影

毛主席东渡纪念碑

部分烈士纪念碑

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

村民们在河边唱《赶牲灵》

“陕北是个好地方”这是毛主席在1948年东渡黄河后的深情感叹。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一连度过13个春秋,陕北更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地,红色精神也在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

717日,beat365研究生“微光计划”实践团在陕北吴堡县,踏上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活动。

延安精神代代传

伟大的延安精神不仅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718日实践团首先来到了毛主席1948年东渡的川口渡口进行考察学习。夕阳下的黄河汹涌磅礴,远山近景勾勒了一副陕北的画卷。川口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实践队员重温了毛主席东渡的峥嵘往事。

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进一步展开,国民党统治摇摇欲坠。为了统一指挥作战,迎接革命的全面胜利,19483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央机关,由川口村乘船东渡黄河。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岸口,在两三天里突然集结几千人,硬要靠几条小木船把他们送到黄河对岸,而船工就只有14人。”队员在随后了解到,3月的黄河里面有数不清的冰块和旋涡,这给东渡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薛玉海等人“拼上命也要把主席送过河”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的队员。延安精神中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这里生长。

“我们过来的那条山路是吴堡人民勒紧裤腰带给中央机关供应粮食的通道,那条路是被吴堡人用脚踩出来的!”

当队员问及村支书如何传承延安精神时,他深思后说:“你们来最多是有些了解,而这种精神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每时每刻都在感受这种熏陶,这是一种言传身教的传承。几十年了,公安局从来没抓走一个吴堡籍的刑事犯。”

队员们为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对延安精神的看法,特意进行了家访。队员们来到了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70多岁的老党员刘时岗担任村支书长达20年,始终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开辟出了出山的第一条柏油马路。

当问及老人什么是延安精神时,老人说:“毛主席都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我们怎么可以懒惰和懈怠呢?再者今天的日子是老一辈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就也得用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老人十岁的孙子也跑来和队员凑热闹,“爷爷经常给我讲毛主席在陕北的故事,多为老师和同学们做事,我经常会捡起来乱丢的纸屑。”

村民们的实际行动更体现出延安精神。725日的一夜暴雨使得榆林遭受了重创,刘家沟村也不例外。实践队员主动协助村里的抗洪救灾小组在进行巡查,他们在村内巡查时发现,刘时岗等10多人冒雨自发在郑和桥上清理60厘米厚的淤泥,疏通进村的必走之桥。

追忆革命先烈

吴堡县是较早建立苏维埃争权的地区之一,也孕育了红二十七军三团。当地的人们受革命思想影响,曾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离开故土,参加革命队伍,成为共产主义的一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719日,实践队员参观了吴堡革命烈士陵园。吴堡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宋家川镇后庙山村,陵园四面围墙环绕,松柏长青。掩映在翠柏之中的革命烈士陵园,格外庄严肃穆。巍然耸立在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分外引人注目。

实践团成员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了花篮,接着向革命烈士鞠躬并默哀1分钟。

在巍然耸立的纪念碑之后便是一座大型烈士纪念碑和616座烈士墓碑。映入眼帘的烈士墓碑瞬间将实践成员拉入令人热血澎湃的革命岁月的遥想中。

走进烈士墓碑,庄严而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因为墓碑上详细记载了革命烈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解说员也对实践成员进行了倾情解说,全面的讲述了革命者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英勇事迹,以及数以万计的妇女做军鞋、做军服支援前线的景象。

实践队员了解到,从吴堡出发的革命者们先后参军,并跟随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奔赴全国各地战场,完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很多革命烈士牺牲他乡,最小的革命烈士年仅16岁。一位来自兰州实践队员站在李尚成(连长)烈士的墓碑前久久不能移动,他对其他队员讲道:“来自吴堡的李连长却是为解放我们兰州而牺牲,他们都是远离故土,参加革命,舍小家为国家,这才是我们要的红色精神。”

了解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后,队员们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手庄重宣誓。庄严肃穆的宣誓活动,使每一位队员再一次接受心灵的洗礼,也让队员们开始思考如何传承红色精神。

赶牲灵

刘家沟村的村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傍晚便会到村口的小河边洗衣。小河边传唱着悠扬而清脆的旋律,“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咱边区的(那个)军民哟,参加大生产,(哎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了抗战。”好奇的实践队员顺着歌声寻觅到村口小河,河边洗衣的人们三五成群,唱着信天游(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

实践队员了解到陕北山大沟深,当地人们只能用牲畜(多为骡驴)春种秋收及运送货物,对于给他们带来极大利益的牲畜们,当地人爱护备至,亲切的称它们为“牲灵”。而这首《赶牲灵》是陕北人民支援抗战的真实写照。

“抗战期间,我们这八路军警备八团驻防后,我爷爷那一辈人将国民党抢剩的粮食和极少的猪羊送给部队,自己只喝高粱、黑豆稀饭,吃糠炒面。当时的县长王恩惠更是以身作则,冬天他自己不缝衣服,将节约的棉布捐赠给部队,想尽一切办法为部队筹集军粮。”洗衣的村民一边洗衣服,一边给队员们重述爷爷讲给他们的事。

“听我姥姥说,她们那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给部队纺棉花和做鞋,我们县的人们一年就给部队做了一万多双军鞋。赶牲灵的人们通过崎岖的山路把生产的粮食、谷草、煤炭、军鞋等物资送给陕北的部队。”

通过村民的解说,一幅幅支援前线的画面浮现在队员的脑海里,也体会到当地人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追寻这一段红色历史的足迹,是一种精神升华,更是一种心灵洗礼;作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我们坚信红色精神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